
16 1 月 Doufu Care & Service多扶事業 — 台灣第一家純民營無障礙接送旅遊服務
「這個行業需求這麼旺盛,沒有道理起不來。」多扶的負責人許佐夫(Jeff)直言。然而,從他2009年創立多扶事業,提供「多扶接送」無障礙服務,到2016年成立旅行社,推出「多扶假期」,卻是一路披荊斬棘的過程。
Jeff從一位紀錄片導演轉行投身無障礙接送服務,緣於外婆跌倒受傷、須以輪椅代步後,他赫然發現台灣的環境對行動不便者非常不友善。他自言是「一氣之下」就買了一台車開啟無障礙服務,直到要申請成立公司,他才驚覺台灣有復康巴士40多年來,多扶竟然是第一家不靠政府補助、自費民營申請的公司,因為走在太前面,一路克服種種法令規定,從「不合法」的公司變成政府諮詢制定無障礙服務SOP的對象。
多扶事業 負責人 — 許佐夫 Jeff
推動無障礙服務產業化
台灣的老化速度太快,政府的服務跟不上,如果民間服務又沒有起來,會使得許多銀髮與身障者被困在家裡面出不來。因此,Jeff從創業開始就致力於要將無障礙服務產業化。
「不產業化聽不到真正的聲音。」當民眾用很少的錢得到政府的服務,即使服務不到位,他們也能不計較地接受,但多扶的客戶是自費消費,只要有一點不滿意便會不遺餘力地罵,「我們很多服務細節是被罵出來的」Jeff說,但他認為這很重要,否則你不知道他們真正的需求是什麼。
就像是復康巴士解決了身障者水平移動的需求,但沒有思考到他們還有垂直移動的需求,台灣有多達數十萬棟沒有電梯的老舊公寓,當身障者無法下樓,就不會產生後續的水平移動。多扶不斷接到客戶的反應,但是政府單位卻攤開爬梯機租借紀錄指出一年民眾租不到60次,足證沒有這個需要;而事實是,爬梯機的操作需要經過專業訓練,不是丟一本手冊給民眾,他們就會使用。在多扶,爬梯機的服務人員必須至少有兩個月的訓練,而他們在引進爬梯機之後,一個月就接到60次以上的服務需求,「而且政府是免費,我們是收費的喔!」Jeff以此來證明民眾確實有需要。
多扶以產業化為職志,強調任何服務都要落地才能發展起來,在四處諮詢無門的情況下,Jeff自己撰寫了「多扶56動」,從客戶在前方20公尺出現到安全到家的流程,制定一整套身障服務SOP(現在已經發展成120幾個動作)。「沒想到我這個門外漢竟然就訂定了台灣第一套身障服務SOP。」但這就是產業化不可或缺的環節。
旅遊是無障礙生活的成果展示
多扶事業在經營七年的無障礙接送服務之後,公司出現重大的轉折。Jeff發現自己明明是在幫客戶解決困難,可是心情卻日趨沉重,於是他發揮拍紀錄片的精神,開始聽客戶聊天,終於,他恍然大悟,原來從創立公司以來,他專心在做最好的身障者服務公司,卻忽略了照顧者的需求。
他重新確立了公司的方向:「要讓照顧者與被照顧者同時得到喘息。」隨後,他登記成立多扶旅行社,並向同仁宣布:多扶假期不只是賣旅遊,產品背後真正賣的是「期待感」。他解釋多扶不以賣行程為目的,跟誰去玩、能不能全程無障礙,才是多扶最關鍵的know-how及差異化。旅行是無障礙生活中很重要的一環,「多扶假期」對他而言是無障礙生活的成果展示。
宣示之後,卻是真正挑戰的開始。他又制定了台灣第一套「銀髮與身障旅遊專業SOP」,例如為了讓電動輪椅能夠上飛機,多扶成為第一家通過各國航空公司相關規定的公司,包括出具每一款電動輪椅的說明書、拆解輪椅、到當地再組裝輪椅等等專業,每一關都是挑戰。「不是沒有客戶,是你沒有讓他們方便出國。」這又再次體現多扶的理念。而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,他們已經可以順利帶客人出國旅遊。
隨著疫情爆發,多扶假期只能先把重心移回國內,包括將烏來老街及店家打造成無障礙空間,和宜蘭民宿業者合作推動無障礙旅宿環境,也推出像是品酒行程等等打破大家對身障者刻板印象的主題旅遊。
讓身障者與其家庭有使用者付費的概念,然後他們會活得有尊嚴,就會覺得活下來是有意義的,這甚至牽動到很多社會福利政策,遏止長照悲歌一再上演。如果能把產業升化,就有產業化的機會,這就是多扶做為先驅者的使命。
公司資訊
多扶事業官網:www.duofu.com.tw
多扶假期官網:www.dfholidays.com
本文特別感謝以上單位
Startup Island TAIWAN